佛教临济宗龙华派斋教斋门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

佛经    佛经中浅钞    佛法文章

 

回首页 回步他佛佛法文章首页 上一期文章 下一期文章 打印本页

 

佛历二五四九年(公元二○○五年)六月一日

 

佛经律论作准

    ■

勤行增壹阿含经卷第五、壹入道品第十二的部份经文──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其有叹说乞食者,则为叹誉我已。所以然者,我恒叹说能乞食者。其有谤毁乞食,则为毁我已。

…其有叹誉着五纳衣者,则为叹说我已。所以者何?我恒叹说着五纳衣者。其有毁辱着五纳衣者,则为毁辱我已。…。」。

无所得恭钞律藏.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破僧事卷第三的部份律文──

「…菩萨常法,出城游观、先命严驾。既严驾已、登车前行。

于衢路中逢一沙门,净除须发,被福田衣、执持瓶,徐行乞食。

菩萨见已,问御者曰:此是何人?御者答曰:名出家人。

菩萨问曰:云何名为出家?

报曰:此人以善心修善行,于善处住,身口意业悉皆清净;以信心故,剃除须发、被如来服,舍离俗家,升涅盘路,故名出家。

菩萨即便告御者曰:汝可将车近彼沙门。御者奉命,即便引车至沙门所。

菩萨尔时问沙门曰:汝是何人?何故剃除须发、着别色衣、手持锡、以乞自活?

沙门报曰:我出家人也。

 

 

 

    ■

  自从没有限制报纸的张数之后,一份报纸常常看不完。

  记得前一些日子的某报纸,报导观音菩萨在普陀山示现,并且言及「显圣及神通」,会不会被视为说「怪力乱神」?

  电视节目中,有一些人讲话时,偶尔会以「子不语怪力乱神」作为辩论举证的利器。

  「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不是孔子说的?可能不是。

  孔子说的话,他的弟子将之刻于竹片或木片上,都是子曰。譬如大学、中庸、论语…等,都是子曰或详细刻为「孔子曰」,并不是「子不语」。

  中庸第十六章鬼神之为德,就是子曰和说鬼神。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

  论语八佾第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雍也第六,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古文简捷,现代人要如何以白话文说呢?做一位善良的人,服务群众,礼敬鬼神,远离被群众事物鬼神等支配,可称为知者。

  恭读大学、中庸、论语、易经卦辞、周礼…,孔子说的或述说的,有「子曰」或「孔子曰」,并且可以发现孔子是谈鬼神而不执着,并且次数还不少。

  可知,「子不语」只是某人将自己的想法加刻于论语上,并不是孔子说的。

  至于罚鼓山的破戒比丘岩仔在「鞋佛裙疑」文章中,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岩仔似乎没有必要冒用佛教徒身份去毁谤孔子及儒家,岩仔何必自害害人呢。

  古代的文章,都没有标点符号。那么现代是不是可能产生另一种放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

  若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呢?孔子不说违反礼仪善良风俗的搞怪事,也不说欺凌打杀等暴力事,也不谈叛变残害人民等等乱事。孔子谈神,譬如中庸第二十四章至诚之道,至诚如神。

  某些学校规定要读其它宗教的简介,互相了解,避免宗教斗争。

  刻字无所得。

 

破戒出家人穿俗衣裳

 

为分别邪正故说

  罚鼓山释××和活光山释云云等人,穿俗衣裳,也不肯乞食,这种言行举止是谤毁染衣、谤毁乞食、谤毁佛、谤毁法、毁佛戒律,这些破戒出家人是佛经记载指出的破戒比丘、破戒杂僧、魔比丘、不是佛弟子。

  奉行佛经律论 弘扬戒定慧

  赞叹唯一佛乘 禅定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世世发菩提心

  勤行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的经文,于声闻人,亦不称名的说其过恶,因此用代替名劝破戒比丘不要毁佛法戒律。

 

 

 

地藏王出家菩萨(穿佛制袈裟)像

 

  佛制袈裟是偏袒右肩,斑、驳、醭、深色与浅色等相杂的衣服。

  照片中的乞食比丘,衣服的上身与下身,虽有颜色深浅不同,但红色衣服上的斑、驳、醭等太少及颜色太浅。

 

 

为弘扬比丘出家人法门故说

佛经律论记载,比丘出家人理应三自归、持戒、穿染衣、剃除须发、乞食、不畜财物、过午不食、升涅盘路…。

  ◎无所得恭钞大般涅盘经卷第二十七.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的部份经文──

  复次善男子,出家之人有四种病。是故不得四沙门果。

何等四病?谓四恶欲。一为衣欲;二为食欲,三为卧具欲,四为有欲。是名四恶欲。

何等四病?谓四恶欲。一为衣欲;二为食欲,三为卧具欲,四为有欲。是名四恶欲。

  是出家病,有四良药能疗是病。谓 粪扫衣 能治比丘为衣恶欲。乞食 能破为食恶欲,树下  能破卧具恶欲;身心寂静.能破比丘为有恶欲。以是四药除是四病.是名圣行。如是圣行则得名为少欲知足。……

复次,善男子  夫少欲者,若有比丘住空寂处,端坐不卧或住树下.或在冢间,或在露处.随有草地而坐其上,乞食而食,随得为足;或一坐食不过一食。惟畜三衣。粪衣,毳衣;是名少欲。既行是事心不生悔,是名知足;

 

袈裟是梵音.中文译为染衣、斑驳醭染衣、杂染衣、粪扫衣、纳衣、不正色衣.坏色衣、别色衣、如来服、福田衣。

  一、染衣──将非五种正色偏袒右肩的衣服,以深红色染汁加染.制作成斑驳的面积大约是衣服全部面积一半的斑驳衣服;再将斑驳的衣服晾在阴处,使衣服发霉而制成斑驳醭的衣服,然后拿布缝补于衣服上,再清洗干净。每一件袈裟都是如此制作

  二、纳衣:1、穿着袈裟不生贪着,称为纳;2、穿着袈裟息灭贪嗔痴,称为纳,3、纳是补布的意思,斑驳醭衣服破了或没有破都必须拿布缝补于斑驳醭衣服上.称为纳衣,也称为斑驳醭染纳衣。

  三、别色衣:1、不贪爱执着色,就是别色。2、穿着袈裟,不生我所心,可以断除贪爱执着于色,称为别色衣。3、是袈裟不同于俗衣裳、被褐、五色之服、袈裟五色之服,称为别色衣。

  四、不正色衣:是将非五种正色的偏袒右肩俗衣裳以深红色染汁加染,成为斑驳衣服,再将斑驳衣服放置于阴处.使衣服发霉,再于衣服上补布;这种以不正色的衣服加染制作的袈裟,也称为不正色衣。

  恭读律藏律文,可知对于衣布若是青(蓝)、黄、赤(红色)、黑、或纯色劫贝(纤维的原本色)等都应洗除(应浣)而破坏那些美好颜色,然后才能以深红色染汁加染.制作成斑驳醭染纳衣。

  五、如来服:看到斑驳醭染纳衣,发心愿实行如来法,而称为如来服。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穿着斑驳醭染纳衣,愿世世息灭无明贪嗔痴,发菩提心,实行如来禅,实行六度万行,称为如来服。

  无所得恭钞妙法莲华经卷第四.法师品第十的部份经文──「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

  六、坏色衣.无所得恭钞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无垢性品第四的部份经文──「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

  是偏袒右肩的俗衣裳以深红色染汁加染.染汁能坏衣服的原色,称为坏色衣。穿着佛制袈裟,与戒相应,能坏无明贪瞋痴;称为坏色衣。在家居士、在家菩萨可以穿着佛制袈裟坏色轻衣;

  ○斑.以非五种正色.偏袒右肩的俗衣裳,搭于绳上或竿上,再以深红色染汁浇在衣服上,染汁自然流下.此时染汁会将衣服染成深红色与浅红色相杂的不规则长条状或不规则的点,称为斑。

○驳:水果李子的红色称为驳。以深红色染汁浇在非五种正色偏袒右肩的衣服上,破坏衣服全部面积大约一半的原有布色,而产生深红色与浅红色相杂的红色,称为驳,

  ○醭,发霉的化合物。

  七、佛制袈裟:是将非五种正色偏袒右肩的俗衣裳;晾在绳上或竿上,以深红色的染汁浇在衣上,让染汁自然流下,产生深红色与浅红色相杂.不规则的长条状与点。再放置于阴处,使衣服发霉,霉的颜色有白、黑、红、青、灰.还要拿布缝补于染衣上。斑驳的面积大约是衣服的一半,此种佛制衣服称为染衣,天竺的直接梵音是袈裟;优婆塞优婆夷可以穿着佛制袈裟;依经依律依法比丘比丘尼必须穿着佛制袈裟

  八、粪扫衣:比丘比丘尼出家人捡拾冢间衣或他人丢弃的衣服。首先将衣服清洗干净,再以深红色的染汁加染衣服;染制成斑驳的衣服。然后将斑驳衣服置于阴处,使衣服自然发霉.而成为斑驳醭衣服,并且拿其它的布缝补于衣服上,就是粪扫衣。

  九、福田衣:

  无所得恭钞优婆塞戒经卷第一.解脱品第四的部份经文──

  若有菩萨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即得名为无上福田。

  无所得恭钞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五.无垢性品第四的部份经文──

  着袈裟时 生宝幢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大福田衣十胜利。世间衣服增欲染.如来法服不如是。法服能遮世羞耻.惭愧圆满生福田

  无所得恭钞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二庄严品第十二的部份经文──

  佛言:「善男子!菩萨具足二法能自他庄严,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世尊!何因缘故得二庄严?」 「善男子!菩萨修集六波罗蜜.便得如是二种庄严;施戒精进名福庄严;忍、定、智慧名智庄严。复有六法.二庄严因,所谓六念。念佛法僧、名智庄严;念戒施.天名福庄严。善男子,菩萨具足是二庄严,能自他利;为诸众生受三恶苦,而其内心不生忧悔。若能具足是二庄严.则得微妙善巧方便,了知世法及出世法.」。

  1、比丘比丘尼依经依律依法穿着袈裟,不穿世间衣服、不穿俗衣裳、不穿名为「僧衣」的俗衣裳、不穿好衣、不被褐、不穿名为「律衣」的好袈裟五色之服,即可减少染欲,实行念戒,即名福田衣。

  2、穿着「斑驳醭染纳衣」,产生福慧精进而称为福田衣。

  3、穿着袈裟.依经依律依法行六波罗蜜,六念,即为福田衣。

  4、世世发菩提心而无所得,即为福田衣。

 

 

南 游 记

    ■

   「奉行佛经律论 弘扬戒定慧 赞叹唯一佛乘  禅定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世世发菩提心勤行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的经文,于声闻人亦『不称名』说其过恶,亦『不称名』赞叹其美。因此用代替名劝破戒比丘不要毁佛法戒律」。

 

   去了一趟泰国的小徐,回家的时候,带了一些当地土产,橘子精油给大家点用,锡制小象手链送给妹妹。那时候,想到妈妈若晒太阳十分钟,皮肤会痒,于是在飞机上,买了几瓶防紫外线的防晒膏;妈妈看到时,高兴得连眉毛都充满了喜悦。

  送给爸爸一条木珠滚轮,可以放在后背,用两手上下拉动,除了按摩背部,还可以兼作运动。

  虽然都是一些小礼物,因为实用,大家都很高兴。妈妈还问,有没有看到特殊的事。

  小徐说:「泰国的北部人,皮肤较白,南部人的皮肤稍微深一些。

  天色微亮或午时初,比丘出家人穿着斑驳染衣袈裟、开始托钵乞食;想布施的家庭,会先将饭装入一个塑料袋内,将菜装入另一个塑料袋内,然后再放入比丘的饭锅或菜锅内。

  他们为什么要穿偏袒右肩的颜色斑驳醭染衣袈裟和乞食?」。

  「佛制定的戒律。希望比丘出家人能超越诸苦烦恼,断绝贪爱色声香味触等欲望,达到每日趣行菩提。」。

  这时候,门铃响了。妹妹去开门,让邻居阿兴进来。

  坐好了之后,妈妈说:「上次去缅甸国的仰光,当地午时,比丘集体乞食,前面有人敲锣开道,几位比丘扛着大铁锅,布施饭的人将饭放入锅中。我们看到有一位比丘的小铁桶是空的,以为是让人捐钱的奉献箱,就放了几张纸币进去。

  那位比丘看到纸钞,就像看到几条毒蛇在里面,一脸惊惶;风吹来的时候,刮起了纸币,那位比丘不敢去碰纸币,任钱被风吹走,他是一位奉行佛法戒律、穿颜色斑驳醭染衣袈裟、乞食、不畜财物的持戒比丘」。

  小徐听了,很好奇的问:「那他们修庙时,要用钱买材料,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杂阿含经、(大正版大藏经,杂阿含经九一○经)记载,佛告聚落主:「若自为己受畜金银宝物者,非沙门法,非释种子法。」。请教之后,当地导游说,大寺庙的钱财都由优婆塞管理。小寺庙人员不多,只好小心碰钱,避免被钱蛇咬到。」。

  看到大家谈得很高兴,妹妹也加入了。

  「去尼泊尔国玩的时候,曾经看到当地的比丘尼,内层先穿一件没有偏袒右肩的背心,外层穿偏袒右肩染衣袈裟,可能是避免被人看到胸部。」。

  阿兴接着说:「去年随旅行团去锡兰国,佛牙寺在中部,寺里的比丘只专心闻思修佛法,持戒诵经,传布佛法。导游也说,寺务钱财都由优婆塞管理,比丘不碰寺务财产。

  晚上去看佛牙节的游行,佛像在前,游行队伍跟随佛像走,他们都是背部朝前方、脸胸向队伍的末端,倒退走路和表演节目,这是世界上独有的表演方式。」。

  「有一件事很特殊,就是完全没有比丘比丘尼等出家人出现,他们可能是奉行佛戒而不愿观看歌舞搏戏。」。

  爸爸也说:「泰国、缅甸、锡兰、越南…的比丘比丘尼,他们持戒穿偏袒右肩染衣袈裟、托钵乞食,财务由优婆塞管理,他们也兴办大学、中学、慈善机构。」。

  这时候,妹妹很好奇的问:「台湾的比丘或比丘尼,自言是出家人。

  他们有没有穿佛制偏袒右肩的杂色斑驳染衣袈裟?他们有没有听佛的话穿如来服?」。

  小徐说:「很少。参万多位比丘比丘尼,可能只有三十位穿佛制如来服染衣袈裟,大部分都穿俗衣裳或被褐。」。

  「那么多人不肯穿染衣如来服,这么容易做的事都敢不听佛语,不好吧。」。

阿兴也说:「台北市的龙山寺围墙外,有几位比丘比丘尼肯托乞食,游客也会放一些钱在内。」。

  「可是他们没有穿染衣,他们穿俗衣裳。」。

  妈妈说:「前几个月,想去捷运的龙山寺站附近买天鹅绒布,在三水街商场,看到两位比丘出家人在乞食,因为是冬天,他们内层先穿没有偏袒右肩的厚布海青衣服,然后是在外层穿偏袒右肩染衣托钵乞食,一看就知他们听佛的话,奉行佛经戒律的比丘出家人。」。

  他们安详的在市场内,缓步行走,年纪大的走在前面,年龄轻的在后方一公尺跟随。当时,我也作了布施。」。

  妹妹也说:「在台北市的士东路士东市场附近,有时候,可以看到不同的比丘在乞食。曾经看到一位比丘穿偏袒右肩染衣、血色的衣服上,再以几条更深的暗血色长块布缝在衣服上、还有一些椭圆点;第一次看到这种染衣,感到很好奇,后来恭读律藏,才知那位比丘以缝布的方式制作佛制染衣袈裟。」。

  小徐说:「这是一位佛制比丘,又称为佛制出家人;剃除须发、穿如来服,三自归,奉行佛经戒律,以乞自活,是一位真出家人,不是活光山那种不穿偏袒右肩染衣袈裟的破戒出家人,也不是罚鼓山那种不穿偏袒右肩染衣的魔比丘出家人。」。

  爸爸接着说:「在台北市的迪化街,曾经看到一位奉行佛经戒律的比丘尼出家人在乞食,可能是持头陀戒行,她拿了几块布缝在比丘尼染衣上,故意造成粪扫衣的模样,远避欲望。依次站在商店门口乞食,大约是每户前站两分钟。店家没有动作,她就离开。一看就知晓,这是一位奉行戒律离欲的比丘尼。」。

  最后,阿兴说:「什么是小小戒?」。

  爸爸说:「可以参考妹妹的话,比丘尼怕胸部被人看到,内穿一件背心,外穿偏袒右肩染衣;这种情况,内穿背心是不是属于小小戒范围?外穿偏袒右肩染衣是不是奉行佛法戒律的比丘尼基础大戒。」。

  「在三水街乞食的两位比丘出家人,因为冬天气温很冷,内层只好先穿没有偏袒右肩的厚布海青衣服,最外层穿偏袒右肩染衣;这种寒冬时候,内穿厚海青衣服可能是属于小小戒范围?外穿偏袒右肩染衣是奉行佛法比丘基础大戒。」。

  「士东路那位在夏天穿偏袒右肩染衣袈裟、托钵乞食的比丘出家人是奉行佛法大戒。」。

  「什么是染衣?」。

无所得恭钞律藏根本说一切有部奈耶杂事卷第十五的部份律文──

  「缘在室罗伐城,苾刍须染;世尊听许。苾刍煮湿染木、令染、色坏?佛言:『晒干、然后煮用。』。于日中晒、令染不好?佛言:『不应日中晒曝,于阴处晒、致令醭出。』。佛言:『非在烈日、复非极阴、随时晒曝。』。又复以衣与染木同煮、令衣损坏?佛言:『别、煎染汁。』。一度煮已、即便弃掷?佛言:『三煮方弃。』。苾刍三度煮汁、皆一处安?佛言:『三皆别安。』。不能记知何者初中后?佛言:『书字记其次第。』。苾刍以汁浇在衣上?佛言:『不应先于盆中置染汁已、然后投衣、便多着汁。』。晒时流下?佛言:『不应多着,或时染少。令衣斑驳。』。佛言:『不得极多极少。应处,中斟酌,…………………。』。」。

  妹妹听了,问说:「斑驳是什么?」。

  哥哥说:「你看斑马或斑鸠的外表,杂色的长条纹或杂色点都称为斑。驳是水果红色李子的血色。继续恭读律文吧。」。

  「…即于檐前染衣,令染汁污地;俗旅见问:圣者何因?此处得有流血?答言:非血,是我染处。遂生讥丑,苾刍以缘白佛;佛言:染衣之处,或以牛粪、或用土涂拭。」。

  阿兴说:「穿染衣是不是要断除对衣服的欲爱?」。

  「佛制的比丘比丘尼出家人理应奉行佛经律论,以染汁或化学染料水浇于衣服上,能坏衣服的大部份颜色,然后将衣服放于荫处,让颜色差别加大和斑驳;因此染衣的颜色,有些地方像血液干很久了的暗血色、某些地方是颜色较淡的浅血色、有些地方发霉而变了颜色、有的地方还是米白色,形成一件血色斑驳染衣袈裟。」。

  小徐说:「去年我做了一件黑色斑醭衣,夏天穿白色棉布衣裤运动,回家后,临时要外出,将汗湿的衣服放在脸盆内,一个星期之后,衣服已经发霉,有些地方是黑色、有些是白色、有的是灰色斑点,还有黑色条纹,真的是一件黑色斑衣。不全是黑、不全是白、有长条灰纹、黑色点,真是一件断欲衣。」。

  「若是再加上一些血色长条或血色点,称为斑驳醭,就更像了。」。

  这时候妹妹说:「血色最令人离欲。血色斑驳染衣是不是最好?」。

  「过去世,我有没有毁戒?」。

  「佛弟子新明○实行法身菩提愿行忏悔谤佛罪、谤法罪、谤毁佛戒及其不忏悔。」。

  「佛弟子新明○实行法身菩提愿行忏悔谤法罪、谤毁如来服罪及其恶愿。」。

  「佛弟子新明○实行法身菩提愿行忏悔谤法罪、谤毁佛戒罪、五逆十恶罪等及其自作教他,见闻随喜。」。

  愿一切善根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南游记无所得。

 

佛历二五四九年(公元二○○五年)六月一日

回首页 回步他佛佛法文章首页 上一期文章 下一期文章 打印本页

佛教临济宗龙华派斋教斋门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步他佛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