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臨濟宗龍華派齋教齋門新約龍華佛教聖國山保安堂

佛經    佛經中淺鈔    佛法文章

 

回首頁 回步他佛佛法文章首頁 上一期文章 下一期文章 列印本頁

 

佛曆二五五○年(西元二○○六年)六月一日

 

佛經律論作準

    ■

無所得恭鈔增壹阿含經卷第一.序品第一的部份經文──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出家菩薩聖語

    ■

  無所得恭鈔釋宗鏡禪師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卍續藏經第一二九冊第二六二頁)卷二的詩──

  「在家菩薩智非常,鬧市叢中作道場,

  心地若能無罣礙,高山平地總西方。」

  無所得恭鈔大慧釋普覺禪師法說卷第二十一(大正版大藏經編號一九九八)的部份語文──

  「昔李文和都尉,在富貴叢中參得禪,大徹大悟。楊文公參得禪時,身居翰苑。張無盡參得禪時,作江西轉運使。只這三大老,便是個不壞世間相而談實相底樣子也;又何曾須要去妻孥休官罷職咬菜根苦形劣志、避喧求靜,然後入枯禪鬼窟裡作妄想,方得悟道來。…

  …士大夫學道,與我出家兒大不同。出家兒,父母不供甘旨,六親固以棄離,一瓶一缽,日用應緣處,無許多障道底冤家,一心一意體究此事而已。

  士大夫開眼合眼處,無非障道底冤魂。若是個有智慧者,只就裡許做工夫。淨名所謂:塵勞之儔為如來種。怕人壞世間相而求實相。

  又說個喻云:譬如高原陸地,不生蓮華;卑濕淤泥,乃生此華。若就裡許,如楊文公、李文和、張無盡三大老打得透,其力勝我出家兒二十倍。

  何以故?我出家兒在外打入,士大夫在內打出。在外打入者,其力弱。在內打出者,其力彊。

  彊者,謂所乖處重而轉處有力。弱者,謂所乖處輕而轉處少力。雖力有彊弱,而所乖則一也。…」。

 

 

    ■

  明白眾生心性本淨和具足如來智慧德相,稱為明之一。知明,發菩提心稱為明之二,實行明去做意念言行運用,稱為善業,這是明心見性的善業,詳細步驟是將四禪八定、滅受想定、空無相無願無戲論法實行於平常生活中,並且一念能消除極多重罪惡業。

  無所得恭鈔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迦葉菩薩品的部份經文──

  「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在外道中,斷諸煩惱,調伏其心,教化眾生,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恭讀佛法經律論,可知,能實行佛性的菩薩,能實行明心見性的菩薩,能實行清淨心性的菩薩,幾乎都以在家菩薩方式廣度眾生,「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在外道中,斷諸煩惱,調伏其心,然後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華嚴經記載的各天天王幾乎都是在家的地上菩薩,鳩摩羅什法師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記載金花夫人.大般涅槃經記載的弘廣婆羅門,維摩詰居士、金光明經記載的金相菩薩和銀相菩薩等人、大寶積經記載的妙慧童女、無垢施童女、阿含經記載的菩薩、勝鬘夫人、文殊師利在家菩薩…,都是以在家菩薩方式廣度眾生。

  佛經律論也記載了果位高的出家菩薩,只是人數實在是不多。聲聞乘的小果羅漢是有一些,可是很多是被佛呵責為「焦芽敗種」,那些漏盡阿羅漢因為只懂「邊空」而尚不知實行一念消宿世重罪惡業等等,所以沒有能力廣度眾生,和希望避免被維摩詰居士、妙慧童女,無垢施童女、勝鬘夫人…等遇到,避免被在家菩薩考試而考試不及格。

  身體出家的比丘比丘尼還須精進聞思修經律論和念念實行戒定慧,依經依律依法達到能於生活中實行明心見性,未來世可以成為佛經律論記載的在家菩薩,而廣度眾生,然後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可知,佛經律論是讓全部佛弟子弘揚佛法的寶藏。若是從他方而言,佛經律論是讓比丘比丘尼出家人有個保管佛經律論的工作可做,避免不知上進而幹壞事。

  西元二○○六年五月十七日的晨報及晚報等報紙,各家電視台都報導中台×寺釋×覺比丘同意今年的世界比基尼小姐大賽在中台×寺附設的普×中小學舉辦,報紙的照片和電視台畫面,刊出廣告片,幾位女人穿短小的比基尼泳裝在普×中學門口行走;中國時報記者楊秋蘋和楊樹煌報導,「消息傳開,已有未演先轟動的效應,宗教界如何看待此一挑戰禁忌的活動,將造成話題。」。

  第二天的電視報導世界杯足球賽將在德國舉行,德國妓女公會的公關人員說,會有足夠的妓女滿足眾多嫖客的性慾。

  真的很憂心,破戒比丘比丘尼眾多的四大×山,下一次會不會在其所屬的機構公司公開賣淫,並且標榜,「哲學博士學位的比丘尼淫女,碩士學位的比丘淫男。」。

  業無所得。

 

 

無 貪

    ■

  「奉行佛經律論 弘揚戒定慧 讚歎唯一佛乘 禪定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 世世發菩提心 勤行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的經文,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因此用代替名勸破戒比丘不要毀佛法戒律」。

 

 

  佛曆二五五○年四月十四日,中國時報北市A十九版的時報廣場,刊了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先生的文章,題目是「活佛轉世,如何可信」。

  文章中,勸世人要奉行佛法而不依人,才能覺悟和善行。

  黃先生談及最近有一對夫婦聲稱他們的三個小孩都是「活佛轉世」,還有一位「×尚活佛」以唱歌娛樂而想弘法。這些事情除了報紙作了報導,無線電視台也報導,有線電視台更是多加訪問。「×尚活佛」很有罰鼓山、活光山等魔比丘的想法,都是自稱是活佛或出家人而言行在毀佛法戒律。

  黃先生勸大家千萬不可盲目崇拜個人而造成邪見的迷失自性,盲目信仰只有汙染心靈和跟隨造惡因惡果,因果報應時,來生可能造成低賤貧窮或在地獄畜生受苦。

  人若是勤於恭讀佛法經律論的實行戒定慧就安全了。

  無所得恭鈔楞嚴經卷第六的部份經文──

  「…我滅度後,勅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歎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恭讀佛經,佛告知佛弟子要弘揚佛法,不可洩佛密因而說出自己是真菩薩或真阿羅漢。

  只有隔些天要死掉的真菩薩或真阿羅漢才可說出「佛勅諸菩薩等事」。可知,那些自從被稱為「活佛、法王、阿闍黎、仁波切、格西…」來投胎轉世者,算時間,若超過一個月還沒死掉,大概不是真活佛來投胎而弘法,大概不是真法王來投胎而弘法,大概也不是真仁波切真阿闍黎格西等人來投胎而弘法。末法時代的騙子,可能很多。

  恭讀經律論,真比丘比丘尼出家人必須三自皈、剃除鬚髮、穿佛制偏袒右肩的斑駁醭袈裟別色衣、托缽乞食、持戒、昇涅槃路,不蓄財寶、不在寺院設爐灶煮食…。

  佛是怎麼呵責破戒比丘出家人?

  「無所得恭鈔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六的部份經文──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薩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罵,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已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佛呵責假活佛、假法王、假仁波切阿闍黎仁波切、假出家人、破戒比丘等是魔類波旬。

  無所得恭鈔佛藏經卷第二.淨戒品第五的部份經文──

  「…舍利弗!如經中說,破戒比丘有大重罪。何因緣故,名為破戒,破所受戒,難可教語,行無常準,多所違逆,常行貪著,多雜糅行、貪瞋癡行,樂諸雜語,名為破戒。…」。

  什麼是破所受戒?身體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若造了謗佛罪即是破所受戒而有大重罪,若拒穿佛制偏袒右肩的斑駁醭袈裟別色衣即是破所受戒而有大重罪,若拒托缽乞食即是破所受戒而有大重罪,若在寺院自行煮食即是破所受戒而有大重罪…。

  無所得恭鈔佛藏經卷第二.淨戒品第五的部份經文──

  「…破戒之人,如來手遮、非我弟子。何況一日住我法中?舍利弗!譬如死人、死蛇、死狗,最為臭穢。…。

  …破戒比丘於我法中,為是不吉。持戒比丘見此破戒,即時遠離。何以故?若破戒比丘手所觸物及所受物,於持戒者則為毒惡。…」。

  恭讀佛經,可知罰鼓山、活光山、假活佛、假法王、假阿闍黎、假仁波切等破戒者都不是佛弟子,破戒者手所觸及佛經衣物即成毒惡而持戒者應避免觸及。

  佛告知持戒佛弟子應遠離破戒比丘比丘尼及其所觸物。

  罰鼓山和活光山那些穿俗衣裳的破戒出家人最愛說布施有大功德,最喜歡吹噓他們蓋了多少寺廟、學校。

  佛是怎麼呵責他們?

  無所得恭鈔佛藏經卷第一、念僧品第四的部份經文──

  「…舍利弗!是人捨於無上法寶,墮在邪見,是沙門旃陀羅。有諸白衣往詣其所,如此惡人而為說法;以利養故,稱讚於佛及法與僧;但求活命,為財奴僕,貪重衣食,讚己所樂──『若行布施,得生天上。』。

  於佛法中,施為下法,讚以為最,而作是言──『大施因緣,得生天上』。不知語言,不解義趣,但知初入淺近下法,貪著我人,捨第一義。…」。

  恭讀佛經,佛呵責破戒比丘捨於無上法寶而成為貪求衣食的沙門旃陀羅(旃陀羅是印度話,中文譯為卑賤人)。

  佛呵責破戒出家人將佛法中的布施下乘法而讚以為最上,佛呵責破戒者貪著我人的說布施這類淺近下法而謗第一義及毀戒。

  無所得恭鈔佛藏經卷第一.諸法實相品第一的部份經文──「舍利弗!如是見人,我則不聽受一飲水以自供養。」。

  恭讀佛經,佛教佛弟子不必供養破戒出家人,即使是一口飲水也不必被破戒出家人自行取食。

  奉行妙法蓮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的經文佛法,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使知過惡而不再自害害人。

  無貪而無所得。

 

佛曆二五五○年(西元二○○六年)六月一日

回首頁 回步他佛佛法文章首頁 上一期文章 下一期文章 列印本頁

佛教臨濟宗龍華派齋教齋門新約龍華佛教聖國山保安堂步他佛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