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临济宗龙华派斋教斋门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

佛经    佛经中浅钞    佛法文章

 

回首页 回步他佛佛法文章首页 下一期文章 打印本页

 

佛历二五四六年(公元二○○二年)六月一日

 

佛经律论作准

    

无所得无所得无所得恭钞杂阿含经(大正版大藏经,杂阿含经八七三经)经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善好调伏众。

何等为四?谓比丘调伏、比丘尼调伏、优婆塞调伏、优婆夷调伏,是名四众。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才辩无畏,多闻通达法,

行法次法向,是则为善众。

比丘持净戒,比丘尼多闻,

优婆塞净信,优婆夷亦然,

是名为善众,如日光自照。

如则善好僧,是则僧中好,

是法令僧好,如日光自照。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调伏,如是辩、柔和、无畏、多闻、通达法、说法、法次法向、随顺法行,亦如是说。」

 

 

佛法生活化

跑步

    ■

  早上起床后活动活动,做好早课,方便的往公园方向快步走。堂弟看到了说:「走!我们一起去打网球,我开车带你去。」

  笑瞇瞇的说:「你自己去吧!我还想去市场买菜。」堂弟听了,还是很热情的邀约,为了这件事情,以往也曾经推辞了几次,总不能推辞到让他误以为瞧不起他。于是说:「我五十几岁了,身体一天一天老化,骨骼韧带不容易承受自己体重及其剧烈运动所产生的物理重力。你们四十岁左右,还可以打网球。我们年纪渐渐老大,没有什么选择空间,最好是保养身体的走动、劳动和运动。」

  堂弟听了,重复的说:「走动、劳动、运动?」。对于尚未步入老年的人而言,老年生活是另一种世界,人渐渐老化,除了骨骼容易缺钙而松断,韧带也容易裂断,心脏血管也容易缺乏弹性而造成破裂及出血,容易气喘,累的快,头昏眼花,不容易恢复体力…。所以只能多作近距离走动,扫地擦桌椅,买点小菜的多作轻松劳动,每天作体操或两公里左右的走路运动等等。年纪渐渐老大,老可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并且只能接受而没有拒绝的权力。

  听了解说,他有些欣慰,凭空获得了人人都会面对的老化问题,先有了认识和基本知识,说不定可以避免未来的运动伤害。

  对于保养方面,他也表示,已经四十多岁了,不敢吃油炸食物,要少吃脂肪,少吃肉类蛋等,然后很迷惑的说了一句话:「是不是信佛教就要吃素?」。

  这种问题除了一般人会问之外,有一些人也误以为吃素代表修行好,没想到牛马都是吃素。想一想,机会教育来了,就直接的说:「天人师佛看发问者的程度和能力而说法,看到钝根者,只能教渐次消除外欲,于是因人施教而说法。对于利根人发问,说佛性等,让佛弟子实行。」

  阿含经记载,有一比丘生病,医师诊断,这位生病的比丘必须吃肉,身体才能康复。其它比丘为了这件事,向天人师佛报告,佛准许这位生病的比丘吃肉治病;吃了肉之后,这位比丘的身体渐渐康复了。

  可知天人师佛大慈悲而因人施教,让生病者可以吃肉治病,身体健康,才能实行佛法而走入人间广度众生。

  大般涅盘经记载:「如来所制一切禁戒,各有异意,异意故,听食三种净肉;异想故,断十种肉;异想故,一切悉断,及自死者。」对于身体健康的比丘比丘尼,是可以奉行比丘比丘尼必须遵守的十诵律,平时素食,病者可食三种净肉。但是不可将比丘比丘尼要遵守的戒律也叫在家人奉行,强套者太缺乏圆融他意了。若太强调自己素食,也是缺乏考虑他想,并且容易让对方误以为笑他们不能素食,甚至可能激怒对方而嘲笑:「你只会吃素啊?是不是其它方面都不行?没有第二种可卖弄,所以一直强调吃素。」

  听了多方面层次想法,老弟共鸣的说:「常邀你一起打球,都没答应。现在了解了,是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别人的身心状况。还好你都没有笑我。」

  知道是好意,当然不会激怒或嘲笑,但是次数多了,也会感到不胜其烦。为了未来,避免临时找不到适当理由婉拒,只好稍微详细解说,让老弟了解老哥的体能,彼此有良好共识,说不定,哪天可以一起登高,或作一些较为轻松的运动,达到皆大欢喜。

 

 

论谈

谈时事

    ■

   四月十六日那天,忙了一整天,回到家中,几乎晚上八点了,看到茶几上的中国时报,才想到已经几天未曾看报了,因此拿起报纸看看有什么奇怪事。俗话说:狗咬人是常有事,人吠狗那可就是怪事。

  报纸上都是经济大萧条的报导,或是人骗人的杂七杂八事。翻到第九版题话,好大一篇报导,比丘和比丘尼等几派人士骂成一团的照片和口语。

  平常都强调:身体出家人代表佛教,这下子可就露脸了,肯定是身穿海青的身体出家人猛犯嗔怒恶口而突显佛教形象。

  报纸上报导,有些身体出家的比丘强调比丘最大,比丘尼要依八敬法礼敬比丘,强调佛教以佛法至上,要依法而不依人,报导说有些法师甚至直言:「没有看到那一部经说比丘尼可以住持正法」。那么要合乎那些基本规定而才可称为比丘、出家、住持呢?于是,恭读佛经,才知佛是如何说的。

  恭读佛经、律部,比丘要出外乞食,比丘的手不可拿钱,比丘过午就不可吃食物。天啊!中国或台湾的身体出家者不知有几位达到这个持戒基本标准?恭读大般涅盘经,经文记载,比丘之人名破烦恼,我今不破恶觉烦恼,云何当得名为比丘?

  经文记载,出家之人名修善道,我今行恶,云何当得名为出家?

  大正版大藏经,阿含部杂阿含经(第八七三经),比丘持净戒、比丘尼多闻、优婆塞净信、优婆夷亦然,这四类善调伏众都是善好僧,也就是比丘持净戒善好僧,比丘尼多闻善好僧,优婆塞净信善好僧,优婆夷净信善好僧。依行这种佛法标准,可以称呼为释阿慧比丘尼善好僧。

  僧是印度话的直接梵音,义译是「和合众」,「和」于法报化身,一合相,广度「众」生,这才是「和、合、众」的僧。

  佛经也记载,释迦牟尼佛以「般若波罗蜜为大师」,佛教特别重视实行佛法。般若波罗蜜是无所得甚深微妙了义法,辟支声闻法是不了义法。所以佛经记载,耆年的辟支声闻罗汉必须礼敬发菩提心者。那么,辟支声闻人看到发菩提心的在家人或出家人,小果人必须礼敬发菩提心者。

  佛经记载,大乘有顿与渐,世世念念实行法报化愿行的在家人就是第一义和合僧。不会实行法报化愿行的比丘比丘尼世和合僧是都要礼敬实行法报化愿行的在家僧。若有人不接受这种高深法门,是不是合乎妙法莲华经记载的增上慢人?依法而不依人,依了义法而不依不了义法。佛经规定是住持自归依佛法僧和不蓄财物…。

  若蓄财物是破戒,那是名为「财物管理人」。至于住持,了义法是实行法报化愿行者就是住持正法的如法住持。再说浅一些吧,会实行三归戒的在家僧是住持三宝的住持。再说浅一些,释迦牟尼佛要示佛知见给众生,让众生脱离烦恼生死大海,达到究竟毕竟大乐,所以让在家人和出家人说佛法、实行佛法、印刷佛经律论,他们都是住持正法的如法住持。

  恭读佛经,佛教四众住持三宝的佛经经文。尚未看到哪一部佛经规定比丘尼或优婆塞们不可住持三宝正法。

  佛经记载,身体出家的常不轻菩萨主动礼敬四众,此世成为佛,佛号是释迦牟尼如来。终于知道要跟随实行了义法的在家菩萨摩诃萨,自己更要实行了义法,才能成佛而广度众生。来吧!让我们大家各自消除烦恼苦报吧,何必浪费时间于身外事物呢。

  曾经请身体出家心未出家的人让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钞及…,在他们的书局上架,他忙于佛舍利而未曾答复。台北市某活光书局负责的比丘尼说:「不能赚钱,所以不能上书架。」敢说赚钱?「我们在家僧」人少钱少,每次只印几百本,很少印到千本以上,说印刷费都约二十万元左右,到目前为止是只将单本费用百分之五十作为工本费而印刷在经钞后,也就是每印一本就亏百分之五十的钱,只敢认为是财施法施。哪像出家人财大势力大,几千万元或几十亿元的费用花用。

  有所得身体出家者共同吵架而共同破坏佛教形象,实在太有钱和太有力气了。请将钱和力气用于实行佛法吧。

 

 

简介

    ■

   希望将来的生活比现在好,希望下一代更富裕安乐,这是很多人的愿望。为了达到这个好理念,很多人投入实行「将来的生活比现在好」的行列,于是产生了许多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名医、司法家、农耕科技专家,…。

  二千五百多年前,印度国群雄割据,当时几十位国王之一的净饭王生了一位儿子,取名为悉达多;悉达多接受国王的养成教育,学习经书礼乐武术政治谋略;及成年,也结婚生子,过着美满的生活。

  有一天,悉达多王子出城游巡,经过东城门、南城门、西城门、北城门,看到老人天天遭逢衰老苦楚、病人呻吟哀嚎、濒临死亡者那种四大分离的惨痛无助和亲友悲泣,悉达多王子不愿像以往那样享乐了,不知是不是在想着:如何让更多人的未来比现在安乐。

  若是从政治军事着手,即使征战而统一全印度,最多只有一世繁荣,那么未来的世世代代生灵要怎么过安稳的美好生活?要让他人过好的生活,首先自己要懂,自己实行,大家受惠,才能世代传付,人间当下就是安乐家乡。

  六年苦修累倒修行人,经过牧羊女喂食乳品,悉达多去河中洗澡,夜晚在树下思惟,当流星划过天际,看到这一幕,悉达多证无上正真,众生心性本净和具足如来智慧德相。

  为了让各类人众能安祥生活,经过详细规划,讲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前半部给过去佛教导的在家菩萨摩诃萨听闻,让在家僧能随佛弘扬大法广度众生。

  许多平民、官员、军警、科技、医护人士为了保家卫国或救助人类而远离家乡,甚至牺牲生命。释迦牟尼佛因此走入人间,化小爱成为大慈悲爱而广说种种消除烦恼痛苦的法则,于是自动走到鹿野苑向憍陈如说四圣谛,使初机行为能力者开启智慧园地,念念朝向快乐家乡。

  为了方便广度众生,将一佛乘方便说为「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什么是僧?僧是梵音的音译,中文的义译有三种,就是和、合、众,实行佛法而与佛法和称为和,一合相称为合,广度众生而让众生都众乐乐称为众。所以,经律论中,很多都明确指出实行佛法的在家人与出家人都是僧,都应当传布佛法让大家安乐,都可以收徒。并且制定身体出家人不可蓄财物而必须过午不食…。

  佛经律论记载,天人师佛之下的修行位阶,似乎是在家菩萨,然后是出家菩萨,再次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经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记载,也须让目前只能接受人天乘的生灵先去人天而待其转向大乘,所以也须有人天乘方便法门。

  因为在生灵人类之中,有广大菩提志愿的人终究较少数,修行达高果位者是比不修行者少,就像一片树叶与大地砂土的极大差距。虽然高修行的在家菩萨远少于身体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像宗镜禅师等大修行者是懂得发扬在家菩萨法门,并且赞扬在家菩萨,是不是宗镜禅师等知晓此法次法向。

  大愿大行的在家菩萨能实行般若波罗蜜,以「同事」入世,共行六度,广益众生,经王和大乘经典常举文殊师利在家菩萨、观世音在家菩萨、普贤在家菩萨...,天人师佛大慈悲确立法次法向,只望众生都能安乐善逝。因此,许多出家菩萨虽然自己不能当时成为在家菩萨,但非常尊敬傅大士、庞大士、杨文公、李文和…等。

  奉佛命令,明朝罗因祖师发扬佛法,至今佛教临济宗龙华派斋教斋门已有五百多年历史了;一百多年前,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建立;随后周普经祖师到保安堂住了十多天,传法脉真言手印给苏养祖师,祖祖亲勅,这就是佛教临济宗龙华派斋教斋门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祖祖源流,戒定慧香分香历程,理念和运作方式,但愿大家安乐,国泰民安。

 

佛历二五四六年(公元二○○二年)六月一日

回首页 回步他佛佛法文章首页 下一期文章 打印本页

佛教临济宗龙华派斋教斋门新约龙华佛教圣国山保安堂步他佛月刊